1、班级文化是“班级群体文化”的简称,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、价值观、态度的复合体。
2、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、班级人际环境、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,班级的墙报、黑板报、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。
3、营造班级文化:保持教室的整洁教室的卫生其实是一个班级班风的缩影。
(相关资料图)
4、干净整洁的教室不仅让人身心愉悦,而且对学生良好审美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。
5、教室环境应是窗明几净、桌椅整齐、地板洁亮、窗台无灰尘、讲台无粉笔灰、墙壁无涂鸦、桌面无划痕、洁具摆放有序。
6、要做到这些,需要班级每个成员都有主人翁精神,并相互监督、不断强化,以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。
7、2、设置墙上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。
8、”一是设置名人名言区。
9、名人名言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,言简意赅,通俗易懂,图文并茂,并以卡通画的形象展现。
10、二是设置评比区。
11、在评比区公布班级的好人好事、先进典型等,使学生在评比区找到自身不足,同时向优秀学生看齐。
12、三是设置训导区。
13、主要张贴由班主任主导、班级成员共同制定的班风、班训、班级口号等。
14、它们是班级成员奋斗的目标,促使班级成员自觉行动,起到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的作用。
15、四是设置展示区。
16、展示区主要展出学生作品,如优秀作业、美术、摄影、书法、手抄报等作品。
17、展示学生作品,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,并获得进取的动力。
18、3、重视学生的仪表仪表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层面。
19、良好的仪表仪容,不但能展现个人的良好形象,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,提高学习的积极性。
20、比如要求学生仪表整洁、朴素、大方;集体活动要求统一穿校服,佩戴红领巾等。
21、分类:按照班级成员的占有集中程度,分为统合型班级文化(班级所有成员或大部分成员共同占有)与离散型文化(班级成员分别占有几种不同性质的文化,且其中任何一种均不占主导地位);两种类型按照与社会要求的吻合程度,分为班级制度文化与班级非制度文化(含班级反制度文化)两种成分。
22、按照班级成员的认同程度,分为班级虚形文化(体现社会要求但尚未被班级成员内化的文化,又称纯制度文化)与班级实体文化(班级实际具有的文化,又称素质文化)两个层面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