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于博 宋筱筱蒋佳榛
事件描述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023年8月17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《202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。
核心观点
流动性合理充裕,住房利率持续回落,超储率持续回落至1.6%,6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回落15BP至4.19%。专栏认为当前内、外部因素均不支持人民币单边走贬,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。海外方面聚焦通胀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尚需时日、全球金融稳定风险上升、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等问题,国内方面强调国民经济有望持续好转,但仍面临困难和挑战;8月CPI有望回升,PPI已于7月触底反弹,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。二季度货政报告表态较一季度更为积极,未来货币政策或再度转向稳健偏松,总量工具和结构性工具均有望加码。
事件评论
流动性合理充裕,住房利率持续回落。二季度超储率持续回落至1.6%,但央行综合运用降准、超额续作MLF等方式保持流动性整体合理充裕。贷款利率再度回落,6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回落15BP至4.19%,其中企业贷款利率持平至3.95%,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环比回落3BP至4.11%,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与整体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的差值为-8BP,历史上最高为-91BP,本轮房贷利率或仍有下行空间。
理性看待商业银行盈利,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。央行在专栏中讨论了商业银行利润水平、金融支持实体、结构性工具、汇率等近期热点话题。近年来由于持续降低贷款利率,商业银行净息差一路走低,对此专栏一指出商业银行存在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,而维持一定的利润增长是内源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,2018-2022年六大国有银行累计净利润中约2/3用于补充资本,但也强调当前国内经济面临较多困难、需进一步发挥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重要作用。专栏二对上半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,并强调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好转态势。专栏三回顾了近年来结构性货币工具的“进”与“退”,指出截至2023年6月末结构性货币工具余额6.9万亿,约占央行总资产的16%,与欧元区、英国和日本等相似金融体系基本处于同一水平。对于近期汇率走贬,专栏四指出内、外部因素均不支持人民币单边走贬,外部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、美元大幅走升的动能有限,内部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将支撑人民币汇率,未来央行将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,调节外汇市场供求,对市场顺周期、单边行为进行纠偏,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。
经济曲折式前进,物价有望触底回升。海外方面主要聚焦通胀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尚需时日、全球金融稳定风险上升、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等问题。国内方面,央行重点强调三点:1)国民经济有望持续好转,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有三个方面,收入消费“正反馈”、新能源和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动能成长壮大、政策效应持续显现。2)但仍面临困难和挑战,例如地缘博弈持续紧张,居民收入预期不稳、消费恢复还需时间,部分行业存在生产线外迁现象,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等。但总体来说,央行认为“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、曲折式前进的过程,要有耐心和信心”。3)8月CPI有望回升,全年呈U型走势,PPI已于7月触底反弹,未来降幅还将收敛,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。
融资成本稳中有降,总量、结构工具均有望加码。从货币政策基调上来看,二季度货政报告表态较一季度更为积极:1)一季度删掉的部分表述再次出现,比如“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”;2)一季度部分偏紧的表述再次转松,比如“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”转为“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”;3)二季度新增部分积极的表态,比如“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”、“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”;4)此外,自2019Q2以来,首度删掉“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”,首次提及“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”。也就是说,未来货币政策或再度转向稳健偏松,总量工具和结构性工具均有望加码,以“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”,年内持续降准降息值得期待,结构性工具有望延续或创设新工具。
风险提示
1、海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大:一方面,目前美欧通胀压力总体缓解,但通胀下降速度仍相对较慢;另一方面,美欧银行业危机叠加美债违约风险同步发酵,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冲击;海外国家经济前景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。
2、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:国内宏观经济延续好转态势,经济恢复速度好于预期,对应所需的降准降息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政策力度不及预期。
研究报告信息
证券研究报告:多种货币工具正在路上——二季度货政报告点评
对外发布时间:2023-08-18
研究发布机构:长江证券研究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