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
浓浓粽香情,暖暖沁人心。在秦都区马庄街道有这么一家人,几十年来四代人接力传承包粽子的老手艺,时代变迁,不变的用粽子的口味延续着家族传承。

李二跃是李记粽子的第四代传承人,其父亲过世后,传承李家粽子技艺的重担就落在了他身上。“两片粽叶比齐,卷个角,合拢,放两勺米,压紧……”一盆糯米,一盆大枣,一簸箕粽叶,一卷扎绳,李二跃一家人分工明确,其乐融融地围在一起,用着最原始的材料和方法包扎粽子。

“米必须是湖北那边一个县产的米,软糯,香甜。新疆大枣也必须提前泡好,其中对时间的把我,是这么多年家里流传下来的。”包粽的方法李二跃和儿子虽轻车熟路,但选材还必须他亲自把关。据他介绍,李家粽子有一个独特的标记,包好的粽子背后有一道小渠,这样才能证明粽子扎紧了。煮粽子的时候也可以保证水不会倒灌进去,影响口感。

“包粽子的手艺是从我爷爷手里传下来,爷爷挑着担子卖,父亲后来摆摊,现在我和媳妇带着儿子儿媳,一起包粽子。”李二跃表示,煮粽子别看简单,但每一步都有讲究。因为这不仅是家里的收入来源,更是家族手艺的传承,“祖辈就是靠这手艺 ,才一步步开枝散叶,延续到后背手中。”

除了选材,“煮”粽子也很关键。包好的粽子摆在锅中加水,再盖上篦子和石头压着,防止粽子上浮,盖上锅盖煮上一晚上,不能断火候也不能过火,这样才能保证煮出来的粽子不沾粽叶,有嚼劲的同时还散发着清香。“我家的粽子可以常温放三五天,现在的机器粽子比不了,往往口感会很差。我家的粽子就是一代代坚守,才有了如今的口碑。”李二跃家中的后院有一口大锅,一次可以煮500个,每到端午和元宵节,往往要提前半个多月购买材料,才能供上订粽子的客户。

在李二跃的家中大堂,至今还保留着从他爷爷手中流传下来的“李家粽子”老牌匾。锈蚀斑驳的字迹,仿佛在诉说着这门老手艺的不易。如今,李二跃一家以贩卖水果为主要生计,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赶制粽子。对此他有着自己的看法,过去为了生计,爷爷和父亲不得不靠着卖粽子谋生,依靠长辈的老手艺,经过几十年艰苦打拼,如今才能苦尽甘来,儿孙满堂。

“如今再也不用像祖辈那样风餐露宿,背井离乡去卖粽子。每到端午节,一家人吃着自己包的粽子,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,既是一份幸福,也是对先人一种独特的怀念方式。”小小的粽子,对李二跃一家来说,如今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家族情怀。

华商报记者 王斌 编辑 杨玉婷